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免費注冊
x
藏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因而被稱為“歌舞的海洋”。這些都是藏族同胞在幾千年來的勞動中相互交融、吸收和辛勤創(chuàng)造出來的歌舞藝術。
640.webp.jpg (113.5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大家耳熟能詳?shù)腻伹f、熱巴和弦子舞是一些熱門的舞蹈種類,被譽為“歌舞的海洋”的西藏難道就只有這三種歌舞種類嗎?其實不然,商報君不僅為大家準備了鍋莊、熱巴和弦子舞這些熱門舞種的介紹,更帶來了一些小眾的西藏舞蹈。西藏的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多來了解一下吧!
640.webp (1).jpg (162.8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果諧”與“鍋莊”
640.webp (2).jpg (183.2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果諧與鍋莊是流行在西藏三大地區(qū)的一種圓圈舞。一般拉薩、山南、日喀則等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地方,把這種圓圈舞叫“果諧”;而在昌都及接近四川、云南的藏區(qū),稱其為“鍋莊”。果諧與鍋莊,都是一種集體舞。跳時,大家手拉著手,臂連著臂,載歌載舞,頓地為節(jié),分班唱和,并且發(fā)出“休休休”“曲曲曲”的節(jié)奏聲。 鼓舞與“熱巴”
640.webp (3).jpg (221.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鼓舞,藏語叫“卓”,是西藏山南一帶流行的一種動作粗獷、剛健,個人表演技巧高超的舞蹈。跳鼓舞的人,身穿彩色衣服,腰間掛著大鼓,揮動鼓槌,又進又退,步伐敏捷,整齊有力。在西藏林芝及四川、云南藏族中,有一種鈴鼓舞,藏語稱為“熱巴”。男執(zhí)銅鈴,女持手鼓,繞圈走動,翩翩起舞。這種舞動作十分強烈,當舞到高潮時,男子就象雄鷹一般單腿跨轉,騰躍飛旋;女子一手執(zhí)扁圓形鼓,一手拿槌,高舉頭項,轉翻身子歡舞。 弦子舞
640.webp (4).jpg (111.3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弦子,又稱“諧”、“葉”、“巴葉”,是藏族特有的一種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稱為“弦子”,是在樂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藏族歌舞藝術。表演時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隨著弦子節(jié)奏的變化,歌聲舞姿變化多樣。弦子的歌詞大部分為迎賓、相會、贊美、情意、辭別、祝愿的內(nèi)容;曲調(diào)繁多,歌詞豐富,舞步多變。舞蹈時男女舞隊各圍成半圈,時而聚圓,時而疏散,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腳,顯示豪放粗獷之美;女子突出長袖輕柔舒展之美。
“堆諧”與“勒諧”
640.webp (5).jpg (168.3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堆諧”本來是一種秉節(jié)奏表演的農(nóng)村集體舞蹈,也有粗獷樸素的特點。后來,經(jīng)過人們的加工提煉,變化成各種各樣的舞姿。有注重腳下功夫的踢踏舞,也有扣胸挾臂的浪漫舞姿。
640.webp (6).jpg (128.3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勒諧”是勞動的歌舞。在西藏,經(jīng)?梢钥吹饺藗冊谶M行鏟土、打夯、垛麥等勞動時,邊唱邊配合手中的動作,似乎有點像勞動號子的味道,但口中的歌與手中的勞動工具,及腳腿的有節(jié)奏動作,配合得那樣協(xié)調(diào),使得勞動成了邊歌邊舞的形式。在西藏,不僅上面說的那些較重的勞動有舞蹈動作,在農(nóng)村的撒種、拔草、收割,以及牧區(qū)的甩“烏朵”、捻羊毛、紡線、擠奶、取酥油等勞動,也有歌舞。
640.webp (7).jpg (132.4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5-17 11:07 上傳
西藏的民間歌舞,浩如海洋。由于地區(qū)以及民族的差別,即使是同類舞蹈,也有各自的特點和差別。往往鄉(xiāng)與鄉(xiāng)、村與村之間的舞蹈都不盡相同。經(jīng)過千萬年的演變,我們?nèi)阅軓奈鞑孛耖g歌舞帶有象形文字符號色彩的群體排列、微妙的手勢、舞者的姿態(tài)等觀察到遠古人類對自然和神靈的無限敬畏,及文明發(fā)展的脈絡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