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免費注冊
x
李白詠廬山的名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還歷歷在目,文人雅士對待香爐可謂感情深矣。在他們眼中,焚香是與烹茶、插花、掛畫并列的四藝,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讀圣賢書時,在案頭點上一炷清香,意境可謂美妙。![]()
香爐與香爐文化在我國可謂由來已久,其歷史可追溯至商周時代的“鼎”。“鼎”最初的功能即是烹煮食物,還有祭祀等用途。我國史書中有“國之大事,唯戎與祀”的說法,祭祀少不了香爐。在漢地,香爐與宗教的關(guān)聯(lián)似乎從來沒有雪域圣地來得緊密。
但在西藏,這個藏傳佛教浸潤人心的社會里,香爐保留了其最原始的功能。藏香爐最大的功能即是敬佛和祭祖的禮器。佛教徒們托起藏香爐,點燃線香,在香氣氤氳、淡淡青煙中,表達著對佛祖的崇敬虔誠。 ![]()
西藏的傳統(tǒng)香爐離不開藏傳佛教,其形狀與圖案具有濃重的佛教意味,香爐中常見金剛杵、臥鹿、金輪等藏傳佛教元素,不少藏香爐形似蓮花座,有的刻上六字箴言藏文,雕刻有“麒麟法輪”的吉祥圖案。藏香起初多用于寺廟內(nèi),藏香爐也因之多了一份神圣感。![]()
傳統(tǒng)藏香爐有木制、銀制、陶制三種,做工精巧,形狀各異。就具體形狀而言,藏香爐有錐形的,也有長條形的,還有做成酥油燈式樣的,還有木質(zhì)鏤空雕刻的,樣式簡樸,討人喜歡。顏色也各不一致,有金色、紅銅色、青銅色等等色調(diào)。
![]()
藏香爐因盛香而生,其設(shè)計構(gòu)造因藏香的種類變化使用方法也各異:炷香只需在香爐內(nèi)放入香灰將炷香插入即可;也有將小巧的手工錐香放入精巧的香爐內(nèi),這種藏香爐觀賞性十足;還有容積較大的香爐,其周身都設(shè)置有散發(fā)香氣的小孔,這主要出現(xiàn)在公共場所。
![]()
藏香爐上還往往繪制了不少藏民族的傳統(tǒng)民間故事,透過這些故事和其他藏傳佛教符號,我們由衷欽服藏族工匠們的博大智慧與精巧手藝,其中無不凝聚了他們的心血。
制作精美的藏香爐,價格也從幾十元到數(shù)千上萬元不等。隨著古玩市場的成熟發(fā)達,原本用于寺廟與普通家庭的藏香爐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也是日漸水漲船高。
就是在西藏的工藝品商店,藏香爐的身價也已經(jīng)是今非昔比了。西藏拉薩八廓街上鱗次櫛比排列的民族手工藝品商店里,不難尋得藏香爐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