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并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倒涵天一游,橫鎖樹千里。應(yīng)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即便是站在今日的瀘沽湖畔,你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明代詩人胡墩賦為瀘沽湖所賦詩句中透出的清冽高遠——數(shù)百年來,瀘沽湖仿如被世俗遺忘的隔世仙境一般,始終保有著那一池蔚藍。世代生活于此的摩梭人,更是延續(xù)著燦爛而悠久的母系社會文化,成為現(xiàn)代社會文明潮涌中的一粒遺珍。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tài)各異,林木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干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云南一側(cè)湖岸線要比四川的湖岸線長得多。瀘沽湖面積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透明度高達11米,最大能見度為12米,湖水清澈蔚藍,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中有5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形態(tài)各異,翠綠如玉。
瀘沽湖宛如一顆潔白無瑕的巨大珍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部。她那如詩如畫的旖旎風光,亙古獨存的母系氏族遺風民俗,基督教中的“諾亞方舟”,喇嘛教的朝鐘暮鼓,是那樣的惹人矚目,使眾多游客的目光投向這塊神秘的土地瀘沽湖,當?shù)厝朔Q“謝納咪”,意為大海、母湖。
從高處鳥瞰,如一只展翅的飛燕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被譽為“高原明珠”。湖的西北面,雄偉壯麗的格姆山巍然矗立,這即是摩梭人人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女神。湖的東南南,與草海連接,這里牧草豐盛,牛羊肥美,淺海處茂密的蘆葦隨風蕩漾,蔟蔟的花草迎風招展,每到冬季,天鵝、黑頸鶴等珍稀候鳥數(shù)以萬計棲息于此,平添一種生氣,一種景致。
“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乏美景,那些攝人心魄的綺麗風光,往往就在你周圍方圓一公里之內(nèi)”——攝影圣經(jīng)《紐約攝影學院教程》上的這句話,對于來瀘沽湖的旅者們同樣適用——你會發(fā)現(xiàn),懷揣著一本旅游指南期望著按圖索驥搞攝影創(chuàng)作,是件再愚蠢不過的事情,那些瀘沽湖的驚世之美,就在錯過的每一個路旁。此外,真正的瀘沽湖,不應(yīng)該被定格在畫框中,而是應(yīng)該在你閉目凝神之時,潛入你的心神,就如拂過瀘沽湖湖面的微風一般。
瀘沽湖畔居住的納西族摩梭人,婚姻獨特,風俗獨特,家家之主,皆為女性,其家庭成員血緣,均為母系血統(tǒng)。如家庭成員中,祖輩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輩只有母親,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則稱走婚父親為“阿波”或“阿達”。
一塊去旅行 微信:TravelTV
湖周,在那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豹、獐、鹿、巖羊、小熊貓、短尾猴、斑羚羊等珍稀動物出沒其間,給人幾分畏懼,幾分野趣。湖畔,阡陌縱橫,田園萬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木摞房舍,炊煙裊裊,牧歌陳陳,漁火點點,阿哥阿妹,結(jié)伴相隨,好一派景象萬千的農(nóng)家農(nóng)園,令游人魂不守舍。
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樸,無論是成丁禮、阿夏婚、母系家庭、喪葬,都是絕無僅有的。每個禮儀,每種風俗,都是一個個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一支支優(yōu)揚動聽的牧歌,無不充滿幾分神秘,幾分浪漫,幾分詩情,幾分畫意,從而給人以遐想與思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