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免費注冊
x
640.webp.jpg (116.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夏爾巴人 中文為“東方人” 一個公眾很少了解的族群 要不是那次雪崩 他們幾乎是被人遺忘的種族 其祖先是由西藏東部遷徙到中尼邊界的 為攀登珠峰的隊伍充當向?qū)c背夫 以生命為代價 他們創(chuàng)造了三個“最” 成功攀登珠峰人數(shù)最多 無氧登頂人數(shù)最多 登珠峰遇難人數(shù)最多 這就是夏爾巴人 夏爾巴人主要聚居在海拔4700米的索魯昆布地區(qū)。長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爾巴人獨特的體貌特征:由于空氣稀薄,他們的肺活量大得驚人,一位西方記者曾經(jīng)開玩笑說,夏爾巴人長著專用于登山的第三片肺葉;他們的血壓很低,這保證了大腦供血充足,肌肉伸縮有力;與腿部相比,他們的軀干偏長一些。
640.webp (1).jpg (181.4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19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登山家開始把攀登的目光轉(zhuǎn)向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那時的登山家們來到喜馬拉雅山脈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攀登技術(shù),而是后勤保障。很快,他們幸運地發(fā)現(xiàn)有一個叫做“夏爾巴”的人群,擁有特別好的高海拔行動能力。從此,夏爾巴人加入到登山運動中來,在西方登山家的培養(yǎng)、帶動下,扮演著登山服務(wù)者的角色。 1921年至1993年之間
作為珠峰登山服務(wù)者的夏爾巴,服務(wù)于“自主登山者”們。他們主要承擔(dān)物資運輸、營地建設(shè)等苦累的基本工作,這個工種在山里被稱為“高山協(xié)作”。當時,只有極少數(shù)夏爾巴能夠承擔(dān)“高山向?qū)А钡墓ぷ鳌_辟路線、帶領(lǐng)攀登。 1993年
珠峰第一次開啟了8000米商業(yè)登山大幕之后,高山向?qū)е饾u由西方登山者,轉(zhuǎn)為夏爾巴人。從此,在珠峰南、北兩側(cè)各一條傳統(tǒng)攀登線路上,夏爾巴成為了登山客戶們的主要高山向?qū)Ш透呱絽f(xié)作,2003年之后,北側(cè)又增加了中國的藏族向?qū)Ш蛥f(xié)作。在夏爾巴面前,大多數(shù)登山客戶如同“低能兒”。因此,登山界也把商業(yè)登山,戲稱為“保姆式登山”。
640.webp (2).jpg (129.1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 夏爾巴人的光環(huán)
1953年5月29日。人類第一次登頂珠峰,雪山之父希拉里披上了最榮耀的光環(huán),還有一個叫丹增·諾爾蓋(雪山之虎)的夏爾巴人也是同時登頂世界之巔。
1999年,巴布在峰頂上生活了20多個小時。巴布說自己并不是要創(chuàng)造奇跡,而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為夏爾巴后代籌集教育經(jīng)費。
1953 年,希拉里和丹增登頂成功后,已有1300多人登上了珠峰,也有180多人死在登峰路上,其中60%是夏爾巴人。 16小時56秒世界上登頂珠峰最快是夏爾巴人-巴布。通常登山者需要三四天才能登上珠峰,而巴布只用了16小時56秒。一個人能登上珠峰已經(jīng)成了一生的榮耀,而巴布卻10次登頂,而且每次都不帶氧氣瓶。
640.webp (3).jpg (181.6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 夏爾巴人的悲壯
尼泊爾從事登山行業(yè)的夏爾巴人在4萬至5萬人,歷經(jīng)一個世紀的行業(yè)發(fā)展和角色演變,他們的分工已細化為高山協(xié)作、大本營工作人員及當?shù)乇撤颉?br />
自1953年人類首次登頂珠峰至今,全世界已經(jīng)有6000多人次、4000多人登頂世界之巔,這其中,夏爾巴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在1993年珠峰商業(yè)登山出現(xiàn)之前的40年里,全世界總共才有485人次登頂珠峰;而珠峰商業(yè)登山出現(xiàn)之后的20年中,則有6000人次余登頂,絕大多數(shù)是夏爾巴帶著客戶完成的。
而當雪山之虎諾爾蓋,他的兒子向他表達想繼承他的事業(yè)想登頂愿望時,諾爾蓋這樣回答:“我已經(jīng)替你上去過了。你不必親自登上峰頂。”
1922年 第二次攀登珠峰的英國隊,第一次登達海拔8000米以上。但是,因雪崩造成7名夏爾巴人遇難,這是攀登珠峰的最早死亡記錄。人類最終登頂世界之巔,是31年之后的事情了。 1996年5月 一次突如其來的暴風(fēng)雪,在靠近頂峰的空氣稀薄地帶,從南北兩側(cè)奪去了15條生命。遇難者之中,既有登山客戶,也有登山向?qū)А>仍咧杏胁簧傧臓柊汀?/font> 2014年4月 珠峰尼泊爾一側(cè)的孔布冰川發(fā)生冰崩,造成15人遇難、2人失蹤、3人重傷。他們?nèi)际菑氖碌巧椒⻊?wù)的夏爾巴人,事發(fā)地點位于珠峰南側(cè)傳統(tǒng)線路、大本營至一號營地之間的危險路段——“爆米花場”,夏爾巴人到這里是來修建路線、以保證客戶安全的。而那些胸懷“征服珠峰”夢想的登山客戶們,從來無需面對這樣的危險,事發(fā)之時,絕大部分登山客戶在大本營休整、適應(yīng)。
這是珠峰93年攀登史上,最慘重的一次山難。
商業(yè)登山的出現(xiàn),讓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實現(xiàn)“登頂世界最高峰”的夢想。而對于夏爾巴來說,高山服務(wù)僅僅是一個“好”的職業(yè)。
640.webp (4).jpg (167.7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沒有夏爾巴人,就沒有珠峰攀登。夏爾巴人天生的登山能力,為攀登珠峰的隊伍充當向?qū)c背夫,以生命為代價,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在最慘重的那次珠峰雪崩中,有15名夏爾巴向?qū)ь倦y。
拉赫巴,就是其中的一位。
拉赫巴老家在尼泊爾昆布地區(qū)一個海拔3840米的夏爾巴村子,與海拔5330米的珠峰大本營隔著一個山脊遙遙相望。拉赫巴在村子里讀完高中,來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當上了一名旅游向?qū),歷練多年,進階成為最高等級的“高山協(xié)作”。
拉赫巴曾帶領(lǐng)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沿著尼泊爾境內(nèi)距離珠峰最近的路線,成功登頂。相片記錄了當時的拉赫巴:他穿戴上了尼泊爾傳統(tǒng)服飾,揮舞著尼泊爾國旗,露著一口白牙,笑容燦爛。
640.webp (5).jpg (124.1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他也曾受到了尼泊爾總理達夫·庫馬爾的接見。然而這僅止于榮耀本身,除了一紙證書,拉赫巴沒有領(lǐng)到一分錢獎金。登頂珠峰對夏爾巴人早已是稀松平常,連親友們都記不太清,拉赫巴的一生究竟多少次登頂珠峰。
>>>> 夏爾巴人逃不開的宿命 他好像有預(yù)感,這一次逃不開夏爾巴人的宿命!崩瞻偷钠薜芑貞浾f。出發(fā)前一周,拉赫巴特地回了一趟昆布老家,去探望年近七旬的老母親,還跑去見了在加都打工的妹妹。雪崩前夜,大本營晚餐時,拉赫巴格外熱心地請伙伴們喝他背上山的奶茶,莫名地跟大家道起了“再見”。 一語成讖。在那次最慘重的珠峰雪崩中尼泊爾強震引發(fā)與珠峰咫尺之遙的女兒峰雪崩。
據(jù)拉赫巴的夏爾巴同伴回憶,由于前一夜工作到很晚,地震發(fā)生的正午時分,伙伴們都在帳篷休息。忽然間,一陣撲叭奇怪聲響從遠處傳來,經(jīng)驗和直覺告訴他們,可怕的雪崩發(fā)生了。巨大的氣浪裹挾著巖石和冰塊沖向大本營,拉赫巴和同伴開始一起從帳篷里往外逃。雪崩持續(xù)了數(shù)分鐘,一切過去后,拉赫巴被伙伴們在帳篷外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遇難。 “他的頭、胳膊和腿,全都破了!贬t(yī)生惋惜地說。因為需要優(yōu)先救助傷員,拉赫巴的遺體直到兩天之后,才被直升機從山上運下,而他全部的專業(yè)裝備與行頭,就此消失在珠峰深處。
640.webp (6).jpg (78.5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4 上傳
然而在事故發(fā)生之前電視新聞采訪夏爾巴人時,有一個叫Pengba憨厚的小伙子,圓臉圓眼睛,總是笑瞇瞇的。
他說,他正在考登山協(xié)作的資格,等他當上了協(xié)作,可以多很多的錢給家里。那時,他的妻子正懷著孕,而他說著這些話時,臉上滿是自信和崇敬。 背夫Tengba。是個殷勤機靈又有些狡黠的小伙子,他常會試圖用些小聰明多賺點錢。但這又無可厚非,這是個太過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在山難發(fā)生后他說我們在這里,沒有辦法,只能靠雪山生活。
他們都是普通人,家里有老有小,對更好的生活條件有著樸素的向往,但他們又不是普通人,他們更勇敢,為與生活抗爭而付出更多,有著更加純凈的靈魂。
640.webp (7).jpg (158.5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5 上傳
>>>> 夏爾巴人的生存
生活于高海拔地區(qū)的夏爾巴人,由于環(huán)境和教育條件所限,可以從事的工作很少,高山服務(wù)是夏爾巴男人最重要的一項職業(yè)——幾乎沒有可以類比的其他選項。而一個登頂過幾次珠峰的優(yōu)秀夏爾巴,一年通過高山服務(wù)獲得的收入,能有1萬美金,就很不錯了。這些錢,是他們養(yǎng)家糊口的主要來源。
其中,高山協(xié)作必須持有尼泊爾旅游文化及民航局頒發(fā)的資格證書,可在尼泊爾全境從事工作,年收入在六到七千美元。一旦通過國際高山向?qū)f(xié)會資格考試,才可遠赴境外從事相關(guān)工作。
相比尼泊爾國民人均年收入700美元,這是一個令人艷羨的職業(yè)。不過,國際高山向?qū)ёC動輒1.5萬美元的資質(zhì)培訓(xùn)班卻叫人望而生畏。當下在尼泊爾,全行業(yè)只有40人持有這一證書,絕對百里挑一,高薪水與高風(fēng)險如影隨形。
640.webp (8).jpg (224.2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5 上傳
>>>> 夏爾巴人堪憂的身體
同時,由于高海拔攀登的特殊性,夏爾巴人不僅要時常替客戶抵擋死神,而且常年的高山服務(wù)往往造成了他們身體上永久的傷害。登山客戶的“珠峰夢”,其實是夏爾巴人用生命和鮮血鋪墊出來的。
曾創(chuàng)造了10次無氧登頂珠峰世界記錄的夏爾巴人昂·里塔,對于高山向?qū)н@個職業(yè),他說:“在珠峰上會老得很快”、“登山很苦,但那是我的生活!
這些高山上的“無名英雄”們,相當一部分由于長期精神緊張等因素,染上了酗酒、賭博等惡習(xí),嚴重的導(dǎo)致登完山、回到家時已是身無分文。
近年,一些西方負責(zé)任的探險機構(gòu)和登山者,正在努力幫助夏爾巴擺脫這種困境,為他們本人、為他們的后代,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真正體現(xiàn)了登山者之間的溫暖和互助。
640.webp (9).jpg (148.5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5 上傳
對于自由登山者而言,大多數(shù)情況下夏爾巴是非常好的攀登伙伴。極少數(shù)情況下,夏爾巴會把更有想象力、更有攀登實力的自由登山者,誤會為“競爭者”或者“冒犯者”。去年的珠峰南側(cè)斗毆事件,即是突出的案例。這種隔閡,來源于“想象力”與“生存壓力”之間的區(qū)別,需要更多的溝通來彌合。
對于夏爾巴而言,服務(wù)于登山客戶是他們的“收入來源”。他們盡職盡責(zé)、甘冒生命危險,也許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后代不再需要為了謀生,而一次次來到世界之巔。在夏爾巴“保姆”面前,登山客戶們是否該收斂收斂“征服珠峰”的狂言呢?
640.webp (10).jpg (226.6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保存到相冊
2015-11-30 10:05 上傳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那些逝去的夏爾巴,為了生存、為了客戶的安全、死于山難,愿他們安息! 無數(shù)登山客戶,為了夢想或欲望、為了光榮或光環(huán),還會繼續(xù)向珠峰奮進。 愿你們從身體到內(nèi)心都平安!
|